1、ISO9000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依据GB/T19001 idt ISO9001标准对企业满足用户的要求、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认可。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够使企业规范管理,能够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从与顾客签订合同开始,包括设计、工艺、采购、生产、交付等环节受到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持续改进,使得企业能够连续地、稳定地生产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2、认证范围
GB/T19001 idt ISO9001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是通用的,能够适用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公司、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贯彻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3、实施ISO9001:2008质量认证的效益
促进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强客户的信任
增强持续改善和追求客户满意,提高客户忠诚度
推行国际标准化的管理,展示国际公认的标志,提升企业形象,减少顾客对企业的审查
提高运作效率和生产力,提高利润
员工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减少失误和返工
规范各部门职责和工作过程,变人制为法制,为建立其它管理体系夯实基础
4、 认证模式
首先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初次审核,经过评定,确认是否批准认 证;通过认证之后,在认证证书的有效期内对获证客户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督,确认是否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5、认证申请的基本条件
① 认证客户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客户具有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等,可独立申请认证。其他类型的客户,应由具备资格的单位代为申请;
② 国家、地方或行业有要求时,认证客户具有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工程 /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还应具有供资质证明、安全许可证 等),其申请认证范围应在法律地位文件和行政许可文件核准的的范围内;
③认证客户按相关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初次认证现场审 核前已至少持续稳定运行了 3 个月,至少已实施一次完整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或已编制实施计划(申请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应已实 施了覆盖所有程序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并承诺在证书有效期内,持续有效 运行管理体系;
④ 认证客户承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承诺始终遵守认证的有关 规定,承担与认证有关的法律责任,并有义务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⑤认证客户在一年内,未发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违反国家相关 法规,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情况;
⑥认证客户承诺获得 CQM 认证后,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 不得擅自利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 过认证按合同支付认证费用,并按规定接受监督;
⑦认证客户承诺获得 CQM 认证后,按照 CQM 要求向 CQM 通报管理体系变更的信 息和其他可能影响管理体系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能力的事宜的信息,一 般包括: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监管部门认定 不符合法定要求;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环境/安全等重大事故;相关情况 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强制 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发生变 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管理 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出现影响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情况;
⑧认证审核期间,认证客户能够提供与拟认证范围相关的产品/服务/活动现 场。
6、审核过程:初次认证审核
初次认证审核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是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信息、审核管理体系文件,识别 任何引起关注的、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的问题,为第二阶段审 核提供关注点。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是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审核组对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中收集的所有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以 形成审核结论。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初次认证的两个阶段都是现场审核。
监督活动
监督活动的方式采用现场监督审核和日常监督(如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质量信息公 报、关注获证客户相关方的信息、获证客户有关信息的日常跟踪、审查获证客户 及其运作的说明、要求获证客户提供文件和记录等)相结合的方式。
监督审核的频次
在证书有效期内,获证客户须接受监督审核。初次认证后和再认证后的第一 次监督审核在初次认证和再认证审核后 12 个月内进行;此后,每次监督在上次 审核结束日期起 12 个月内进行。
若发生下述情况则需增加监督频次,或安排提前较短时间通知的审核:
① 获证客户对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更改;
②有信息表明获证客户发生了组织机构、生产条件、产品变更等 影响到其认证基础的更改;
③获证客户出现产品质量事故、重大污染事件、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 用户提出对相关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投诉未得到处理时;
④ 其他需要考虑的情况。